老街拆除之谜,美丽不再,缘于空巢巷弄的无奈沧桑

自贡 更新于:2025-09-30 04:25
  • 姆唐
    拆了,不是因为不够美,而是因为没人愿意住。
    自贡那条被刷上新灰的巷子,墙皮掉得像老人脱了粉,游客打卡完就走,谁也没问过,当年在这儿编竹筐、炸兔肉的人,去哪儿了。
    国家去年点名批评这种“空心化改造”,说光修房子不留人,是文化自杀。
    可地方财政撑不住长期补贴,非遗传承人来了,住不了几天,又走了——不是他们不想留,是房子不归他们,收益也沾不上边。
    云南沙溪的做法其实不复杂:老宅还是老主人的,政府出钱修,租金一年五百,但游客来学扎染、听盐工故事,买的东西钱直接进居民口袋。
    这不叫商业,叫共生。
    自贡的冷吃兔摊主要是能边炸边讲1938年盐工怎么用这味儿下酒,那三块钱的兔肉,卖的就是记忆,不是食材。
    可现在呢?
    铺子租给连锁奶茶店,老板连自贡话都不会说。
    游客不是不爱老街,是不爱假的老街。
    携程数据说,七成年轻人愿意为“真实的生活场景”多花钱,不是为了拍网红墙,是为了听阿婆讲她爸怎么挑盐上船。
    老街不是展品,是活人的家。
    你把人赶走,再请几个演员穿汉服演戏,那叫主题乐园,不叫乡愁。
    真正的保护,不是把旧墙刷成新墙,是让罗大爷的竹筐,还能在老地方编下去,有人愿意为他手上的茧多付三十块。
    乡愁不是挂在墙上的一张照片,是有人在你小时候常去的巷口,还在炸着那口锅里的兔肉,烟火不灭,人就不算走远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