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四川自贡埋藏了大量的恐龙化石,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:
1. 地质条件:自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,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,特别是侏罗纪时期,该地区属于湖泊环境。湖泊的沉积物能够很好地保存化石。
2. 丰富的沉积层:自贡地区的地质层保存了丰富的沉积层,特别是侏罗纪的恐龙时代,这里的湖泊沉积物为恐龙化石的保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。
3. 恐龙生存环境:自贡地区在侏罗纪时期是一个湖泊丰富的地区,恐龙在这里生存繁衍。当恐龙死亡后,它们的遗体很快被沉积物覆盖,从而保存下来。
4. 地质运动:在侏罗纪之后,自贡地区经历了多次地质运动,这些运动使得原本保存恐龙化石的沉积层暴露在地表,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发掘的机会。
5. 科学研究:自贡地区的恐龙化石丰富,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科学家前来研究。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恐龙的了解,也推动了恐龙化石保护工作的开展。
总之,四川自贡埋藏了大量的恐龙化石,是由于地质条件、沉积环境、恐龙生存环境、地质运动以及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举报 -
自贡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于1972年。这个化石群中,发现了诸多的恐龙化石新属新种,有长颈椎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、肉食性恐龙永川龙、身材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其珍贵的原始剑龙,在国内外侏罗系地层中实为罕见,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,为研究恐龙与古爬行动物的分类、生态、生理、演化规律及古地理、古气候等提供了实物依据,成为世界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研究的重要场所。在已发掘的2800平方米范围内,共发现恐龙个体约130具,其中比较完整的恐龙骨架就有十几具。因此,该地被誉为“恐龙群窟,世界奇观”“中国的国宝”(图2-1)。图2-1 自贡恐龙博物馆外观(摄影/赵洪山)人们不禁要问,四川自贡大山铺为什么会埋藏了这么多的恐龙呢?20世纪80年代,夏文杰等(1988)曾认为,该地的恐龙由于砷元素中毒而大批暴亡,造成尸骨堆积的情形。但梁斌等(2009)认为,自贡大山铺当时为湖泊三角洲的环境,发育砂质浅滩,在此死亡的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,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。尸骸地堆积与泥砂掩埋交替进行。后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,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(图2-2)。图2-2 自贡恐龙博物馆原地埋藏的化石(摄影/赵洪山)
举报 -
举报